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1.46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客户服务热线
17809256789

7.5万“田保姆”赋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日期:2023-07-14     浏览:171     评论:0    
核心提示:原标题:7.5万田保姆赋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原标题:7.5万田保姆赋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来源:​青岛日报/
 原标题:7.5万“田保姆”赋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原标题:7.5万“田保姆”赋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合作社为托管的农田进行农事服务。邢志峰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杨世彦 冯志

“我今年托管的近8亩小麦,亩产量达到1200斤,光这一季小麦我就收入了12966元,比我自己种地挣得多。”7月13日,75岁的莱西市望城街道后堤村村民贾强忠拿着刚到手的小麦销售款,激动心情溢于言表。

据介绍,后堤村237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将1000.51亩土地托管给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公司,由公司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托管服务,产量比农民自己种要高,销售价格每斤还高了0.1元。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青岛市坚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抓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技术先行、绿色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平台思维,促进服务提档,着力构建“1+2+3+N”社会化服务机制,全市建立镇级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53个,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090家、各类农业服务专业户1.7万余家,累计投入资金2.25亿元,全市培育省级示范服务组织17家,市级示范服务组织100家,区(市)级132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何保证在人工大量减少的情况下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重塑良好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手段。

近年来,全市累计争取中央财政扶持资金2.25亿元,大力推广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依托农业服务公司、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它们的人才、技术和装备优势,通过“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聚焦制约当地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中的突出短板,选取作业成本高、短期效益不明显,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了不划算的多个生产环节集中进行补助,帮助农户种地,引导农户集中连片经营,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亩均节约成本200元以上,增粮200斤以上,累计补助面积250余万亩,补助农户近百万户,蹚出了一条“以服务专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

位于西海岸新区大场镇韩家洼村的青岛勤耕农机合作社以农机为基础,以“一托、一股、五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农户提供全程托管生产服务。“农户将承包经营土地的农业生产委托给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我们合作社对耕、种、防、收各环节所需物资和生产经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销售,‘批发价’降低成本,由此实现富民增收。”合作社负责人姜永战介绍。

搭建服务平台,优化资源支撑

近年来,青岛市充分发挥乡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中的“前沿指挥部”作用,坚持公益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在全市53个农业镇建设了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统筹镇级经管、农技、农机等涉农服务资源,联农企、联集体、联农户、聚资源,开展“耕、种、管、收、加、储、运、销”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配套产权交易、信用建设、金融保险等服务,实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形成了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合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青岛市依托专题培训,通过以会代训等形式培育了生产托管辅导员、服务组织从业人员和村级托管员三支队伍,培育辅导员584人、村级托管员4000余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从业人员7.5万人,保证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初步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

此外,市农业农村局还联合农行青岛分行和青岛农担公司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的通知》,面向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出了专属信贷产品——“琴岛托管贷”,对粮食、大豆油料和种业生产托管的担保费率为0.4%,已为231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贷款1.12亿元,有效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此页面已在国家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备案
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 88.111.46/sxncpjypt-index-1